老字號新活力|“花甲之年”卻又潮又時髦,老廣嫁女首先想到它
南方+ 記者 彭穎 06-08
廣州打金歷史悠久,既傳承中華文化之美,也融合世界最先進的首飾工藝。在越秀的大德路上,掛著“第一福”招牌的金鋪傳出“叮叮當當”打金聲,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廣州第一家金店,這里出品的金銀首飾陪廣州街坊走過了大半個世紀。
“三雕一彩一繡”是嶺南文化瑰寶,其中工藝傳承的佼佼者當屬第一福。“廣東人嫁女要打金,首先想到的就是來第一福。”作為土生土長的廣州人,陳女士提起第一福時深有感情。第一福品牌是大新公司旗艦品牌之一,深耕工藝美術領域近七十載。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里,“叮叮當當”打金聲音、牙雕手藝人的贊美、繡娘落針時的低語,共同譜出一首老字號工藝傳承和文化創新的協奏曲。
第一福門店
屬于廣州的鬼斧神工
第一福品牌的DNA可以追溯至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廣州大新象牙廠。1950年11月,在廣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廣州市象牙輸出聯營社”,1958年轉國營工廠后更名為“大新象牙廠”。
手藝人說起廣州牙雕,總會引起為豪:我們廣州牙雕藝人可以做全國各地的牙雕技藝,可我們廣州牙雕的技藝,其他地方就未必能做到,比如——象牙球。

猛犸象牙球
象牙球又稱“鬼工球”,意為鬼斧神工之作,其獨特之處在于用一塊完整的牙料巧妙鏤空成一層套一層,多至幾十層,用手輕輕觸動,可以自由向各個方向旋轉。通透玲瓏,層層轉動的通花活球是大新廠最富特色的作品之一,揚名海內外。
鏤空通雕的神奇技藝背后是廣州匠人對傳統工藝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廣州牙雕這門優秀的傳統工藝,2007年,大新象牙工藝廠的首層設立了廠史展覽室,展出大新廠建廠50多年來的風雨歷程。
蟠桃會
文創產品會“說話”
時間來到2016年。2016年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有序停止商業性加工銷售象牙及制品活動的通知》,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和銷售象牙制品,這也意味著大新廠將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和機遇。雖然大新廠停下了非洲象牙產品的生產,但半個世紀來對匠心的追求并未停止。2020年大新廠改制成為廣州市大新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新公司”),以全新的面貌出發,通過文化創意為老字號護航與賦能。
大新公司隸屬于廣州輕工工貿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是廣州輕工集團“時尚文體”板塊重點企業。“如果按照傳統工藝美術的路子走,我們只會越走越窄。”大新公司副總經理王志華表示,大新公司既懂工藝也懂創意,可以讓傳統工藝美術“年輕起來,時尚起來”。2018年開始,大新公司就開始探索文創路徑,促進傳統工藝與文化創意等產業融合發展,將嶺南文化元素應用到文創產品開發中。
一枚小小的徽章融入粵劇院行當生旦角色形象后,生動有趣,惹人喜愛,這是中華老字號品牌“第一福”電商平臺的文創產品之一,也是大新公司發力文化創意領域的縮影。
讓王志華記憶最深刻的是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家祠的文創合作。石獅、大門、灰塑、陶塑,一方微縮的積木高度還原陳家祠建筑。大新公司設計團隊將陳家祠的傳統嶺南祠堂式建筑元素,融入到文創產品的設計當中,從細節上突出陳家祠的嶺南建筑特色,讓文創產品能“說話”,實現讓人們把文化帶回家。
陳家祠文創產品
基于對陳家祠文化元素的創新運用,進而依托陳家祠較強的客流量,第一福和陳家祠合力推出的文創產品的銷量贏得“開門紅”。“做文創不能只靠情懷,還有要考慮到產品開發和銷路問題,同時,光有好的設計也是不行的,還要有文化元素、文化底蘊。”與陳家祠的合作模式也成為了大新公司與其他廣東景點合作的范例。自2018年起,第一福先后與陳家祠、粵劇院、白云山、白云機場等廣州頭部IP文旅點成為合作伙伴,并根據其文化特點設計不同的文創產品,通過新的文化呈現方式,讓廣府文化走出廣州,被更多人認識、喜歡。

福運連綿手賬本禮盒
不過王志華并不滿足于此,他認為現階段離目標有一定的差距,要想達到目標,文創產品需要持續更新并不斷改進。“文創的另一個出路是為傳統企業賦能,這也是我認為的文創3.0階段。”王志華認為做好文創首先要聚焦產品的開發,產品是核心,作為載體的產品讓人感受到地方的特色,產品要持續升級,而不是將模型簡單嵌入產品。
而擁有眾多老字號品牌的廣州輕工集團為大新公司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們可以利用好相關的文化元素,開發系列文創產品,進而改變傳統傳播的路徑,賦能傳統品牌新形象的轉變。”王志華表示,在廣州輕工集團的品牌大樹下,大新公司有更為廣闊的探索空間。
在傳承中創新
廣州的老字號,不僅代表了幾代廣州人的記憶,也是廣州的城市名片。當90后群體已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和引領者,樂于嘗鮮、追求個性是他們的特征。如何將老字號與時尚相結合,贏得年輕的消費者市場,成為老字號品牌們都需要思考的話題。大新公司也在找尋屬于自己的答案。
“老字號以‘老’字當頭,在某種程度上傳達著老氣、缺少活力,需要保護。”王志華認為老字號煥發新活力的關鍵點在于傳承中創新,即在充分運用好歷史記憶元素的基礎上,以現代化方式進行表達和展示,正如大新公司旗下的第一福品牌通過文創產品賦能嶺南文化的傳承。
此外,老字號煥發新活力,進入年輕人的圈層,還需要做好跨界傳播。王志華認為要積極開放地和媒體、互聯網、政府等合作對話,合力將國有資源利用起來且利用好,讓資源流動起來變得更有價值。在廣州市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第一福”廣府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已連續舉辦三屆,給予年輕人平臺發揮創意設計才能去傳播廣府文化,激活廣東老字號。這在無形中讓老字號品牌吸收了年輕化的元素。
同時,大新公司正在通過場景化落地探索品牌年輕化路徑。作為新中國成立后廣州第一家金店,“第一福”大德路門店將進行門店升級,同時將加大個性化定制服務。消費者不僅可以選購和定制飾品,還可以體驗手工打金非遺技藝,區別于傳統門店售賣形式,這種形式讓年輕人更有參與感。“未來店面將升級改造,增添時尚、科技元素,也更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審美。”王志華說。案頭前,非遺技藝大師仍然懷抱匠心對待每一件飾品,操作室后,街坊們近距離欣賞和體驗打金工藝,如今,在大德路的第一福門店傳出的“叮叮當當”打金聲更熱鬧了。

第一福金飾
老字號煥發新活力,關鍵在什么?
——廣州市大新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志華
一是傳承,好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元素,是現代人喜歡的載體;
二是跨界,以開放的態度尋求跨界合作,術業有專攻,將老字號核心資源與社會力量開展合作;
三是創新,圍繞產品、渠道與品牌進行創新,老字號的步伐要走得快,更要走得穩,穩中有升。
【采寫】彭穎 羅俊敏(實習生)
【策劃】陳韓暉 程鵬 趙兵輝
【統籌】趙兵輝 馬華 李劼
【出品】南方產業智庫